期末,在老师们忙着阅卷时,院党委门老师的电子邮箱却收到了一份以善美修行的别样答卷。这是我院2016级学生黄文潇入学半年来,自觉坚持120多天写功过格的体会。
他说:何为功过?我的理解是,做一件与你个人追求的人生观、价值观相符且不违社会道德伦理的事为之功。相反均为过。我按照我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每天把功与过写进一个表格。
例如,我做人喜欢文质彬彬、知书达礼。一次在公众场合我与他人发生了分歧,考虑形象问题选择退一步,没有引起更大范围的争吵,将小事化了,这行为可记为“功”。相反,记为“过”。
再如,我给自己定的大学第一学期计划中,每天坚持至少日读名著半小时。可是,有一天我犯懒了,一直拖到睡觉也没静下心完成读书任务,犯了过,我把它记在过字格。相反,如果在睡觉前突然想起还有日读任务没完成,于是猛然爬起来拿起书本看半小时再睡,这行为就有三个功啦,一是完成了日读任务,二是通过毅力坚持完成任务,三是认真的对待日读任务计划。我会把它们都记到功字格。
黄文潇说, 以前的他总自以为自命不凡,天生我材有大用,常夸夸其谈,因一点小成就而显摆自己,甚至过度自负。这是自己从小到大十多年的陋习缺点。因此曾许多次给他人留下不成熟且浮躁的不良印象,自己也曾为此苦恼不堪。如今,他已有了写功过格的习惯,这些坏毛病改了不少。
在他的功过格当中,有近八成的“过”字格记着自己自负的陋习。但今天回忆起这个常年相伴的缺点,似乎于己渐行渐远。写功过格的早期对这个错误只是一份毫无愧疚感的提醒。而今,自己若再要夸夸其谈之前,却总能自觉的想起功过格,心中会生发出一种约束感与愧疚感,从而及时抑制住了自己的坏毛病。
我记过是为了改过。黑之所以黑,需有白相衬才知其黑,茶之所以芳香,是因为有好水相伴才知其芳香。那么一个人如何得知自己进步与否,如何衡量自己的进步多少,其中除了有“过”字格约束也更需“功”字格的对比。
经过一段时间后,认真分析盘点一下曾经坚持写下“功”“过”两格在不断约束下取得的成绩很有意义。
通过对比,一方面是能发现有些缺点在渐渐地变成优点,自己在进步;另一方面能发现“功”字格在向你招手,你需自信与乐观。
当你在面对“过”字格的枯燥严谨约束时,“功”字格会在旁边给你坚持下去修身律己的信心。
贵在坚持,坚持则功格高,唯有跟随时日经过不懈坚持,功过格的作用才越来越大,相信只要坚持,日子久了,它会成为自己成功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