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立德树人,树人首先要立德,职业属性的人首先要遵守职业道德。由此,职业道德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职业岗位上的体现。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落实广东职业教育“精准融合、精准育人”工作部署,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教育改革项目,我校以职业道德教育为突破口,通过“看、听、说、做”训练模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从制度上形成保障机制
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由党办、思政部、二级学院、学工部、团委、就业办等负责人为组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和任务明确。制定职业道德实训中心管理制度、职业道德训练实施方案,从制度上保障工作的落实。
二、建立全员育人工作机制
职业道德教育横向要实现全方位,纵向要贯彻全过程。所谓横向全方位就是职业道德教育要渗透到课内课外,专业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做到齐抓共管、全员育人。
首先,思政部要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实践教学大纲,承担一定的职业道德培养任务。其次,将职业道德的养成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要针对社会需求制定不同的职业道德培养标准。例如会计专业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保密、拒贪,严格执行制度等;机械专业职业道德:精益求精,不马虎一微米、不给下道工序留麻烦等。
除了教学,学生的各类活动也要围绕职业道德教育,有计划、分层次、按年级开展活动,形成有效的养成训练,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到潜移默化养成。鼓励要求学生处、团委、各社团围绕职业道德训练的要求,将职业道德的培养融合到各种活动中。
学生管理中,我校探索了 “公司化”管理模式。所谓“公司化”管理,就是将企业管理方式、组织结构、薪资报酬等模式“请”进校园,对班级和学生进行类似于公司化的管理。班干部全部以公司职位任命,建立虚拟绩效工资制度,制定《员工考核细则》。每学期结束前进行“企业先进个人”和“企业先进部门”的评定,取代传统的“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宿舍”等先进的评选。这种模式不仅让学生提早感受体验职场的氛围,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敬业爱岗、团队合作、责任担当、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三、形成“看、听、说、做”职业道德训练模式
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横向要实现全方位,而且纵向要贯彻全过程。所谓纵向的全过程就是要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贯穿大学三年全过程。
我校针对职业道德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出职业道德实践训练方案,通过“看、听、说、做”训练模式,将职业道德培养任务分模块分学期进行。大一新生从入学教育就要灌输职业道德培养的要求,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大一第二学期到大三上学期学校及各二级学院要为学生搭建各种职业道德训练平台和环境,激励学生自觉完成培养任务。大三顶岗实习期正是学生自己检验,自我矫正,自我完善的机会。
“看、听、说、做”训练模式的内容
看:看职业道德模范片、党和国家政策片、优秀读物,参观合作企业。
听:职业道德模范报告,企业专家、学者报告,优秀实习生、优秀毕业生感言。
说:职业道德主题演讲和辩论,征文比赛,交流会,职业道德典型人物评析。
做:职业道德主题系列实践活动,“职业活动周”系列活动,社会调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道德知识竞赛。
(二)“看、听、说、做”训练的实施
1.第一学期
(1)训练目标:培养职业道德意识,形成职业道德基本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训练对象:大一新生
(3)训练内容:
入学专业教育、爱岗敬业人物展播及评析、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道德知识竞赛。
2.第二学期
(1)训练目标:教育学生做诚实守信之人,学会感恩,回馈社会。
(2)训练对象:全体学生
(3)训练内容:
诚信活动月系列活动(讲座、主题班会、演讲、征文比赛)服务校园活动、感恩实践。
3.第三、四学期
(1)训练目标:学生体验感悟职业道德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清自己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
(2)训练对象:大二学生
(3)训练内容:
职业礼仪讲座、就业之星和创业之星主题讲座、职场经验交流会、
就业需求社会调查报告。
4.第五、六学期
(1)训练目标:
完成一篇《职业道德训练自评报告》。
(2)训练对象:大三学生
(3)训练内容:
就业调查、社会服务系列活动、顶岗实习
四、 以研促建
教学改革研究不能简单停留在教学方法的层面上,要上升到办学理念、人才规格目标和培养模式高层次上思考和立项课题,才可能有所创新,形成专业特色。围绕职业道德培养教育开展课题研究,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又可以促进职业道德实践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深化。
科研成果:课题《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2018年5月结题;论文《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教学新探索》、《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看、听、说、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成果《“看、听、说、做“职业道德实践教育成果集》。
附件:图片(6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