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不仅威胁着个人的财产安全,也对我们的校园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院师生的防骗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管理学院开展了以“防诈骗·筑安全”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电信诈骗防范指南】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通信工具,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这种犯罪方式具有远程、非接触性的特点,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创伤。
电信诈骗的主要方式
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涉嫌犯罪、账户异常等名义,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
冒充领导、同事、朋友诈骗:骗子通过伪造身份,冒充受害人的亲友或同事,以各种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等形式诈骗:骗子利用受害人的求职、兼职或贷款需求,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实施诈骗行为。
如何应对电信诈骗?
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电话、短信和邮件,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未知附件。
核实信息:遇涉及转账、汇款等敏感操作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和信息。
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透露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报警并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尽可能挽回损失。
防范电信诈骗“三不一要”
不轻信: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和要求。
不透露: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敏感信息。
不转账:不轻易向陌生人转账或提供验证码。
要及时报案: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此次防诈骗主题班会的开展,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安全教育,更是管理学院对师生安全承诺的又一次践行。让我们携手并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诈骗无处遁形,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