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职能部门 人力资源处

人力资源处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我校特邀广州大学张季超教授到校作主题讲座

发布日期: 2023-11-27

       为加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专业素养,9月27日下午,我校特邀广州大学张季超教授到校作主题讲座。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专任教师、行政人员代表参加讲座。

      张季超是广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自然科学学部外籍院士。在模块化装配整体式建筑、城市地下空间建造、大型场馆与多高层建筑隔震、饱和软土地基预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中,取得创新型成果。发表科研论文209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0多篇,主编专著、教材38部;获国家模范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州市杰出专家、广州市“121人才梯队工程”两院院士后备人选及广州市劳动模范称号,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发明创业成果创新一等奖、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48项。 兼任广东省劳动模范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粤港澳大湾区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主持人及领衔专家,广东省模块化建筑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土力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教授以《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主题,从“严酷自然条件下的工程实践锻炼:设计院的工作、硕果背后的钻研韧劲:郑州工学院的产学研体会、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科研执着与教书育人”四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他40余年的科研与教学经历,分享了他在格尔木、郑州工学院、广州大学任职时所获得的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并从建筑工程等四个方面对他的创新成果进行了全面介绍。

      在科研上,张教授勇于尝试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的许多科研成果在国家级重点工程扬子巴斯夫石化一体化项目、广东省重点工程广东科学中心等建设中均得到成功应用。在教学育人中,他在土木工程等学科建设、指导实践上均有着丰富经验,他不仅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也培养了近80名研究生、5名博士生。他勉励教师要执着于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学为人师,行为师范,注重教与学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团队组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要学习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拥有持之以恒、敢于创新的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在科研教学上不断找寻新思路、探索新方法、运用新手段,才能在科研教学上有所发展、有所突破。

      林清才书记表示,张教授将雷锋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把研究瞄准到社会经济、国家发展等战略需要,充分做到了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为国家经济、技术带来了一定突破;从格尔木到广州的这段历程中,张教授的桃李早已遍布天下,他们其中有些也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他为社会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他的科研经历同样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职业院校老师都应当向他看齐,做到与时俱进、不畏艰难,不能闭门造车、纸上谈兵,要把知识、技术、发明应用与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推进产教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联系方式

招生热线
020-87470138 020-22693188 020-22693288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穗丰水均田路363号
校长邮箱:gzdonghuacollege@163.com
党委信箱:gzdhdw@163.com
  • 招生就业办公众号
  • 东华学院微信公众号
  • 东华学院抖音号
  • 东华学院微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