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四史·明初心·担使命
——学社会主义发展史,战百题篇
“只有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当作贯彻学习党的理论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
第三期的学改革开放史,战百题
让我们意犹未尽!
“学四史·明初心·担使命”
第四期的学社会主义发展史,战百题
即将和大家见面啦!
聪颖好学的医药健康人
快来继续答题涨知识吧!
一、选择题
1.无产阶级第一个群众性国际组织是()
A、国际工人协会B、正义者同盟C、共产主义者同盟 D、社会主义民主同盟
答案A
2.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无产阶级专政 C、 唯物史观D、国家政权
答案A
3.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民主集中制
答案D
4.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B、完成社会主义改 造任务
C、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答案C
5.《乌托邦》为什么成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起点?()
A、提出公有制B、提出财产公有C、提出“羊吃人, D、反对圈地运动
答案:B
6.康帕内拉最著名的著作是什么()
A、 《太阳城》 B、《神曲》C、《感官哲学》D、 《乌托邦》
答案:A
7.对圣西门影响最大的是()
A、法国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工业革命D、文艺复兴
答案:A
8. “法郎吉”是指什么()
A、农工协作社B、农业合作社C、工商合作社D、集体农庄
答案:A
9.“新和谐”公社实验在哪里()
A、俄国B、美国C、德国D、中国
答案:B
10.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的第一本著作是()
A、 《德法年鉴》 B、 《神圣家族》 C、 《资本论》D、《共产党宣言》
答案B
11.下列哪个属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大发现之一()
A、唯物史观B、科学社会主义C、共产主义D、辩证法
答案:A
12.《新莱茵报》创办于哪个地方()
A、巴黎B、科伦C、伦敦 D首鲁塞东
答案:B
13.《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在哪个国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答案C
14.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A、苏联B、第一国际 C、第二国际D、巴黎公社
答案D
15.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下列哪个阶段()
A、社会主义阶段B、共产主义阶段C、高级阶段 D、第二阶段
答案C
16.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在哪一次大会中得以确立的()
A、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 B、第一国际C、国际工人协会D、国际共产主义代表大会
答案A
17.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乌托邦》出版于()
A、1516年 B、1623年
C、1803年 D、1821年家
答案A
18.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是()
A、莫尔 B、圣西门C、傅立叶D、欧文
答案:A
19.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政党的领导B.无产阶级
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主义 D.马克思主义
答案 C
2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阶级斗争 B.改革生产资料公有制
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答案 D
21.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答案 A
22.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答案 A
23.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的途径是()
A.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 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
C.实践 D.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答案 D
24.下列说法中,观点错误的是()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的过程
D.社会主义在别的国家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答案 D
25.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矛盾
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答案 D
26.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 D
27.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答案 A
28.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
A.物资基础 B.理论基础 C.思想基础 D.环境基础
答案 A
29.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苏联 B.南斯拉夫
C.越南 D.古巴
答案B
30.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两大阵营的形成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答案B
31.两极终结的标志是()
A.东欧剧 变B.苏联解体C第三世界的崛起 D.中国的强大
答案B
32..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B.生产关系为标准
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D以阶级斗争为标准
答案A
33.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级政党的领导B.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答案C
3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人民民主
答案C
3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B.进行阶级斗争
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答案D
36.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 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答案A
37. 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
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 B.改良的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 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答案B
38.什么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人民为中心
C.宪法至上
D.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答案:B
3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答案:B
40.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
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族主义
答案:A
41.1955年夏季以后,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主要有()
A要求过急
B工作过粗
C改变过快
D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答案:A
4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A是中国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B使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
C将中国变成享有主权的独立国家
D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答案:D
43.社会主义各个阶段划分最终应以()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B生产关系为标准
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
D以阶级斗争为标准
答案:A
44.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答案:C
45.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就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尖锐化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
答案:D
46.列宁对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就是()
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提出新经济政策
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D提出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
答案:C
47.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
A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
B唯物史观
C无产阶级专政
D国家政权
答案:A
48.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的来源是()
A. 空想社会主义
B.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答案B
49.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A. 空想社会主义 B. 德国古典哲学
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答案C
50.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
A. 统一战线中的导权问题 B. 农民问题
C. 武装斗争问题 D. 国家权问题
答案D
51.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
A. 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 B. 改良的资本主义
C. 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 D. 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答案B
52.两极终结的标志是()
A. 东欧剧变 B. 苏联解体 C. 第三世界的崛起 D. 中国的强大
答案B
53.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斯大林
答案A
54.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
A. 由谁来进行统治B. 其经济基础的性质
C. 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D. 是不是全民的民主
答案A
55.科学社会主义核心内容是()
A.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 唯物史观
C. 无产阶级专政 D. 国家政权
答案A
5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 坚持党的领导 D.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C
57.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是()
A. 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制度
B.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
C. 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行无处社会
D. 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
答案C
58.中国共产党首次完整概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
A、中共十一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答案C
5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描述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是( )。
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答案C
60.2000年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九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 )的历史性跨越。
A、小康到富裕
B、贫穷到温饱
C、温饱到小康
D、全面小康
答案C
6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案B
6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答案A
63.中国城乡发展的目标是( )。
A、城乡协调发展
B、缩小城乡差别
C、城乡对立
D、农村发展为城市
答案A
64.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间的矛盾
C、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D、阶级矛盾
答案A
65.2013年11月12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A、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B、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C、促进和平与发展
D、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A
66.( )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
A、优化经济结构
B、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做大经济总量
答案:B
67.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
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C. 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实现共产主义
答案C
68.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答案B
69.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
A《资本论》的发表 B剩余价值的发现
C 唯物史观的提出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答案D
70.《共产党宣言》最后提出的口号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 B“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C“共产党万岁” D“全世界劳动者,联合起来”
答案B
71.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
A《共产党宣言》B《哥达纲领批判》
C《反杜林论》D《资本论》
答案C
72.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
C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D生产的盲目扩大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答案B
73.列宁主义达到成熟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列宁( )创立。
A帝国主义论和新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B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C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D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答案A
74.提出“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口号的是()
A考茨基 B普列汉诺夫 C伯恩施坦D托洛茨基
答案C
75.民主社会主义的国际政治组织是( )
A第一国际 B第二国际C共产国际 D社会党国际
答案D
76.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C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D巴黎公社革命
答案B
77.恩格斯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是( )
A劳动价值论 B 剩余价值论 C唯物史观D阶级斗争学说
答案C
78.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
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
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
答案B
79.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
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
答案C
80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答案A
81.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
A.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
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
C. 实践
D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答案D
82.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斯大林C.列宁D.斯大林
答案A
29.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唯物史观
C. 无产阶级专政 D国家政权
答案A
83.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
A.由谁来进行统治
B.其经济基础的性质
C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
D.是不是全民的民主
答案A
84.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
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
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答案A
31.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是()
A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B.建设社会主义民主
C.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D.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
答案C
85.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答案B
86.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
D.国家政权问题
答案A
17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 B.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国家政权问题
答案D
18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
A.经济斗争 B.政治斗争
C.理论斗争 D议会斗争
答案B
87.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答案D
88.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 列宁 D.斯大林
答案C
89.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答案B
90.19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D
91.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A.党的路线和组织原则问题
B.党的战略和策略问题
C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
D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
答案D
9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__作为党执 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改革 B.稳定
C.创新 D.发展
答案D
9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第一次国共合作
答案B
94.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A.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B.土地革命总路线
C.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D.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答案D
9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答案B
9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洛川会议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答案C
97.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A.1951年。 B.1950年
C.1949年。 D.1948年
答案A
98.中国共产党首次完整概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
A.中共十一大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答案C
99. _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改革 B.创新
C.开放 D.科技
答案B
10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