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校园活动

校园活动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出发啦!广州东华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和保育欢乐在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发布日期: 2024-07-21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财经学院

文化创意和保育欢乐在乡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2024年7月13日

    广州东华职业学院财经学院

文化创意保育欢乐在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前往广州市天河区渔沙坦蓝屋新街(凤凰社区)

开启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 01 -

出征及培训

图片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为党育人和服务大局相统一,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投身“百千万工程”建设热潮。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在综合楼603召开了三下乡的出征仪式以及培训。学校党委副书记陈钦及陈明忠副校长都对实践队员寄予深切期望及鼓励。

图片
图片



- 02 -

出发与征途

2024年7月13日7:30,迎着朝阳,队员们心怀对实践活动的期待,吹响出发的号角,踏上了前往凤凰街渔沙坦村的征途。

图片
图片

根据当地历史调查结果,在过去,竹编手艺人,也叫“篾匠”,篾匠家放满了砍来的竹子,用刀一根根削成竹条,然后坐在大门口,一边晒太阳,一边编篮子。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当地村民基本上不再用得上竹制品,现在已经没有篾匠了,而竹编则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
图片



- 03 -

实践活动

1

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老师和同学们一同拜访当地居民,寻求当地居民的帮助,找到了竹子的原材料。

图片

2

同学们向当地手艺人寻求指导,指引我们寻竹,刮青,破竹等等。

图片

3

高嫚,赵素丽两位老师亲力亲为,指导同学们亲手破竹。

图片

4

同学们经过亲手体验,感受到了这个过程的苦难与艰辛,明白了这门手艺为何会如此难以传承。当地手艺人也和同学们说,这门手艺的辛苦,以及制作竹篾的收益与过程远远低于了机器制作的收益,所以手艺逐渐流失了。


图片



04 -

总结与期望

为进一步弘扬竹编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广州东华职业学院欢乐在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立足“文化创意和保育“的发展思路,通过“宣传、培训、义教、义卖”活动,努力推动竹编文化走进青年,让非遗文化创新、保育。 

图片

同学们感受新时代下的乡村风貌,体会到竹编文化与当地社区居民的联系,认识到“非遗文化保护”政策实行的必要。

图片

晚上,老师和同学们一同进行了今天的活动总结与反思,根据非遗竹编技艺传承的调研结果,我们对第二天的计划进行了完善。

图片



- 05 -

感受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走进了竹编文化,了解了竹编的历史与制作过程。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竹编,更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凝结的技艺,是一种物质与艺术、非遗与时尚融合的艺术。看似简单的制品其制作过程却大有门道,从选材到制作工艺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要求。而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取代的东西太多了,又有谁会记得传统的竹编呢,作为新一代的青年,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担就落在我们肩上,我们呼吁大家投身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来,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


图片

编辑 | 郭钊 

图 | 欢乐在乡社会实践团队

责编 | 莫奕昕

初审 | 赵素丽 周彩蝶 高嫚 李应根

终审 | 财经学院党总支

联系方式

招生热线
020-87470138 020-22693188 020-22693288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穗丰水均田路363号
校长邮箱:gzdonghuacollege@163.com
党委信箱:gzdhdw@163.com
  • 官方公众号
  • 学院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