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本院概况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广州东华职业学院“梅梦成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直播助农拓新路,红旅融合谱新篇

发布日期: 2025-07-16

直播助农拓新路

红旅融合谱新篇

        当最后一缕夕阳为大埔县的青石板路镀上金边,广州东华职业学院 “梅梦成真”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队员们收起相机,结束了为期七天的三下乡实践。从7月6日的出征到7月12日的满载而归,这支平均年龄21岁的队伍,用脚步丈量客家大地的红色印记,用镜头记录非遗文化的千年匠心,用智慧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在这片浸润着革命记忆与客家智慧的土地上,完成了一场关于传承与担当的青春修行。

01初心如磐:红土大地上的信仰传承

         7月7日清晨,青溪镇政府会议室里的党旗格外鲜红。这一天既是 “七七事变” 88周年纪念日,也是突击队与青溪镇政府签订共建协议的重要时刻。当 “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实践基地” 的牌匾挂上镇政府的墙面,队员们忽然读懂了这场仪式的深意——88 年前,革命先辈在这片土地上用热血守护家国;如今,新时代青年要用知识与行动续写振兴篇章。

        同日,4名学生党员随学院党政团领导赴梅县开展访企拓岗行动,与当地企业围绕党建共建、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双方约定,将以"红色文化传承"为纽带,定期开展党员互访、校企联合党课等活动,把企业车间变成党性教育的实践课堂,让高校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人才智库。

图片1.jpg图片2.jpg

图片10.jpg

         7月8日,叶剑英元帅纪念馆内,陈少敏书记带领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铿锵的誓言回荡在展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突击队员们走过四个展厅,从青年求学的峥嵘岁月到建国立业的辉煌历程,叶剑英元帅 “矢志不渝跟党走” 的人生轨迹,让学生党员黄同学深受触动:“元帅在历史转折关头的抉择,让我们更加明白党员的担当不仅在于冲锋陷阵,更在于关键时刻的清醒与坚定。”在棣萼楼的百年木窗前,当地老人指着墙上模糊的弹痕讲述:“当年周恩来同志就是从这个窗口安全转移的。” 队员们屏息聆听,手中的相机快门声与八十多年前的暗号声仿佛在时空中重叠。

图片5.jpg图片6.jpg

        红土地上的每一次驻足都是生动的党课。在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队员们踩着游击队曾走过的石板路,体会 “宁可放弃苏区一个县,也要办好交通线”

的战略抉择;在三河坝战役纪念馆,仿真场景中 “硝烟” 弥漫,让00后队员们直观感受到革命年代的牺牲与奉献。正如指导老师在总结会上所说:“我们

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与历史的对话;我们记录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对初心的回答。”

02匠心筑梦:非遗与科技的双向奔赴

        在富大陶瓷非遗工坊的制作车间里,老师傅手中的瓷浆在模具中缓缓成形,与隔壁的盖印师傅形成奇妙呼应。7月12日上午,队员们在这里见证了一场跨

百年的技艺对话——从粗瓷碗到青花精品,富大陶瓷的发展轨迹恰是大埔陶瓷产业迭代升级的缩影。“你看这纹路的弧度,是机器复制不了匠人的手感。”

工坊师傅指着直播镜头里的瓷盘讲解,单场直播吸引476名观众在线观看。

        这场非遗与科技的碰撞贯穿实践全程。在瓷韵直播间,队员们创新采用 “工艺分解 + 文化解读” 的直播模式:当镜头从拉坯转盘切换到釉料调配台,主播

同步讲解 “釉下彩需要三次烧制” 的专业知识;直播数据显示,仅富大陶瓷专场就带动订单金额 元,其中八成观众是首次了解梅州陶瓷。

图片3.jpg图片4.jpg

图片15.jpg

        传统技艺的传承不仅需要镜头记录,更需要年轻力量的接续。在 “美春” 老字号糕点铺,队员们用摄像机记录企油饼的百次折叠起酥工艺,郑姓传承人感慨:“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我们这些产品才能走得更远,现在年轻人都知道这‘大水饼’背后的洪灾记忆了。”并且这种双向赋能在茶阳镇老街尤为明显 —— 队员们教竹编手艺人注册抖音,运营账号,手艺人则教他们识别竹篾的年份,当六旬匠人对着镜头说“这是客家人的环保智慧”时,传统文化正以全新方式获得生命力。

图片7.jpg图片8.jpg

03青春答卷:七昼夜的乡村振兴实践

        从教育帮扶到直播助农,队员们的足迹遍布大埔12 个村落。在2025级新生孙同学家,指导老师与突击队员对他们提出的疑问都详细回答,也介绍了学校的助学金政策以及平时学校的兼职活动,用计算器演示助学贷款免息金额;在银滩村田家炳纪念馆,通过拍摄“家训与家风”,让“孝亲敬老”的客家传统走进年轻群体;在茶阳镇广场,一场融合政策宣讲与互动游戏的活动,让50余名居民了解到高校招生政策。正如陈少敏书记所说:“我们不是来‘镀金’的,是来办实事的——群众的每一个笑容,都是最好的实践证明。”

图片12.jpg图片11.jpg

04薪火相传:从实践大地到未来征途

        离别的清晨,大埔老街的竹编铺老板塞给队员们一叠刚编好的杯垫:“记得常回来看看。”这句朴素的嘱托,道出了三下乡实践的深层意义——不是匆匆而过的走访,而是情感与责任的延续。突击队队员们后续也会在短视频平台持续更新系列视频与vlog,让文化的宣传延续下去。

        当大巴驶离大埔,车窗外的风景从客家土楼变为城市楼宇,但队员们心中的红土记忆愈发清晰。此次三下乡活动,既是广州东华职业学院落实 “百千万工程” 的具体行动,也是一堂生动的 “行走的思政课”——在这里,非遗传承与红色教育交融,专业实践与乡村需求对接,青春力量与乡土智慧共鸣。

图片13.jpg图片16.jpg

05结语

        七日实践转瞬即逝,但留下的影响绵长深远。校地共建的合作机制、3部宣传片、5场直播、青溪镇全体干部的急救培训,这些数字背后,是青春力量与乡土需求的深度融合,是队员们在棣萼楼凌晨五点调试的相机参数,是在暴雨中保护资料的狼狈身影,是深夜修改脚本时的激烈讨论——当青春力量与乡土需求相遇,碰撞出的不仅是数据,更是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我们带不走大埔的瓷土与茶香,但能带回去一份责任与担当——让红色基因在创新中传承,让非遗文化在青春里绽放,这便是三下乡留给我们最珍贵的毕业礼”。期待下次的相遇。

联系方式

招生热线
020-87470138 020-22693188 020-22693288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穗丰水均田路363号
校长邮箱:gzdonghuacollege@163.com
党委信箱:gzdhdw@163.com
  • 官方公众号
  • 学院二维码